蒸汽散熱器,顧名思義,是一種用蒸汽進行熱交換的翅片式換熱器。其基本結構由鋼外框和散熱管組成,其換熱核心部分為翅片管。
2.翅片管
通常翅片管的加工方法有很多,包括釬焊、鑲嵌、纏繞、軋制、套管等。有許多類型和不同的應用程序。每一種加工方法都有很多子類,比如繞線,有L/LL點。它們之間的區別在于,蕞后一圈鰭是擠壓前兩圈鰭,還是前兩圈鰭。關于如何選擇腳蹼,請聽下面詳細的細分。
鰭時“扎根”表面的光管,從內部的傳熱管的外管,熱量會被轉移從根外翅片的翅片的高度,同時,它將不斷轉移通過對流傳熱。對于周圍流體,其結果是翅片的溫度沿高度方向逐漸降低。
翅片溫度沿高度方向逐漸減小,說明翅片溫度與周圍流體溫度之差逐漸縮小,單位面積換熱逐漸縮小。因此,翅片表面積增強傳熱的有效性降低。翅片越高,其增加的面積對傳熱的“貢獻”就越小。
對于工程中常用的高頻焊接翅片管,當翅片高度為15mm時,翅片效率約為0.8,當翅片高度為20mm時,翅片效率降至0.7左右。由此可見,翅片高度選擇15mm是合適的。如果選擇的翅片高度超過20mm,則須特別注意。由于其翅片效率過低,一般不使用。對于空冷機使用的鋁翅片,由于鋁的導熱系數遠高于碳鋼,因此其翅片效率較高,可以將翅片高度增加到22-25mm。
3.選擇翅片管的因素
選用小螺距可有效提高細化比。在選擇推銷詞時要特別小心。應考慮的因素有:周圍氣體的性質和污染的可能性。有三種情況:
一是積灰特別嚴重的場合,如電爐、轉爐的排氣,以及鋼鐵廠的一些工業窯爐,都含有大量的灰分。如果使用翅片管進行熱交換,則須使用較大的翅片截面。距離。例如,如果螺距大于10mm,則應輔以合理的排煙設計和選擇吹灰器。
另一種情況是積灰不一定嚴重,但也應注意的場合,如:電站鍋爐和工業鍋爐的排氣,翅片間距在8mm左右較為合適,但應補充自吹煙灰,功能設計。
這三種情況是沒有或有輕微積灰的場合,如天然氣燃燒設備的排氣,或空冷器,翅片間距4-6mm是可以接受的。
假如您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,您能夠瀏覽本公司的網站,我們會為您供給更專業的信息!